
在中国,平均每一个四人家庭中,至少有一人是高血压疾病患者!
这可不是危言耸听,有相关的权威数据统计显示,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已经达到了3.2亿人左右。
正是因为有数据庞大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基础,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,脑梗、心梗、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,已经成为了我国居民因病致残、离世的最大因素。
没错,高血压看似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作为了主要特征,但它可不仅仅只是血压升高如此简单,其会造成多个靶器官伤害和损伤,与动脉粥样硬化、心脑血管病、肾脏病变都有密切关联。越是控制不当的高血压,未来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。
许多人对血压的定义,还停留在2005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。也就是正常血压应当控制在120/80mmhg以下。
但是,这个数据并非是固定的,受到每个人体重、遗传基因、年龄不同,所以血压也存在着正常的波动高值,动脉收缩压的正常高值为120~139mmhg,而动脉舒张压的正常波动高值则是80~89mmhg以下。
不过,这个标准在2022年已经发生了变化。根据2022年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》中的规定来看,血压标准数值已经变成了130/85mmhg,而正常的波动范围也做出了轻微调整,收缩压波动值调整为了130~139mmhg之间,舒张压则是85~89mmhg之间。
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调整和变化,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、饮食等方面出现了改变,社会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。再加上到目前为止,我国已经正式迈入了老龄化的标准,所以血压正常高值有波动,其实是非常正常的情况。
但是,从以上内容中也不难看出,我国临床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旧没有变化,只要动脉收缩压超过了140mmhg、舒张压超过了90mmhg以上,就可被诊断为高血压。
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该如何判断,自己是否患上了高血压呢?
高血压的症状表现其实是因人而异的,其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,又或者是症状不够明显。常见的表现仅仅只是头晕头痛、疲劳、颈项板紧、疲劳心悸等等。
有部分患者则仅仅只是会早劳累、精神紧张、情绪波动之后出现血压升高,休息后恢复正常。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、血压持续明显升高后,才会逐渐出现各种症状。
因此,想要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高血压,不能单凭症状来下武断结论。
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、长期吸烟酗酒、年龄在45岁以上、有肥胖史等高危人群来说,为了避免错过高血压最佳诊断和治疗时机,大家真正要做的,就是定期就医进行血压测量。
最后还要强调一点,血压波动虽然存在正常高脂,血压不到140/90mmhg以上时,无法确诊高血压。但是,如果血压持已经达到了波动值,且有持续升高的趋势,这就可能是高血压即将到来的信号,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、调整生活和饮食是非常必要的